汪静波 拒绝僵化

2016年10月18日13:39中国企业家网

  文_本刊记者 谢思聿    编辑_萧三匝    摄影_肖南

  在女企业家中,汪静波算是颜值很高的一位,却不自觉地呈现出柔弱的感觉。

  但她其实比很多人都要坦荡磊落。在谈到互联网在金融行业引起的变革时,汪静波并不讳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过的纠结、惶惑与焦虑。

  “我其实根本不懂互联网。”汪静波告诉《中国企业家》,“之前我连手机都不怎么用。”除去工作外,她唯一的爱好是阅读,“每天至少一个小时。”

  汪拥有一个中式古典风格的办公室,按照功能进行分区,且安排得错落有致。最为别致的是一角可供休憩读书的镂空隔间,所设的一几一榻有几分独对西窗的风致。

  她是双子座。这是一个理性但易不安的星座,阅读有助于帮助她保持内心的平静。为了不被干扰,汪静波有意把自己隔离在当下纷至沓来、杂乱无章的信息与产品之外。

  可是当微信红包、余额宝不断叩击她原本平衡的内心世界,汪静波不得不打开心门查看一下,到底互联网给自己的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冲击。

  初步了解后的结果让她有些不安。在与从BAT里走出来的人聊互联网的时候,谈到这些公司里的组织架构和产品定义,双方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我甚至觉得有些话需要‘翻译’才能明白”。

  完全处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与事到底如何才能融合在一起?更令她惶恐的是,自己有时甚至跟不上那些出身于互联网企业的年轻人跳跃而富有创意的思维,“这些为什么我想不到?”

  作为公司领袖,要承认自己不具备某些能力是很难的事情。“原来带领诺亚发展了十年后,我的思维已经不知不觉变得僵化。”汪静波反思道,“焦虑过后,我希望重拾创业者的心态,恢复对市场的敏锐度。”

  创业者是永远都要保持一种好奇心的,他们期待不安,愿意拥抱自己领域里的不确定性。汪静波准备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思维方式。

  她去听很多人关于互联网思维的阐述和讨论。当有人用哲学上主观和客观的理论对此作出解释时,汪静波认为自己触碰到了可以把金融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核心。

  “以前都是我们把产品设计出来提供给客户,但现在是根据客户的偏好去设计产品。”汪静波觉得,这是诺亚财富作为资产管理者在角色上的一个根本转变。而且,互联网有效地解决了技术和成本问题,使得她可以捡起此前不得不放弃的、更为广泛的中低端收入客户人群。

  “他们通过技术所能拓展开的领域是我所无法想象的。”汪静波决定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资,她组建了两支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团队:一支团队成员全部出身互联网公司;另一支则负责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产品开发,其成员挖自传统银行。

  “最初我更属意来自银行的这支班底,我觉得他们与我在金融上的理解更为一致。”汪静波告诉《中国企业家》。

  几个月后,两个团队发展的结果完全出乎她的意料。那支互联网团队的产品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其成员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而来自银行的精英团队却似乎变成了既不懂互联网,也不懂金融的一群人。

  汪静波后来把两支团队合并在一起。如何看人、用人,她在这个过程又学到很多。“如果不是把两个团队在一起进行比较,而我又没有经历过这两年的变化,我肯定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来自银行系的团队。”现在她会放弃自己的主观想法,一切根据客户的选择去判断。

  其实用人是困扰汪静波多年的问题。有时她已经意识到某个人在某个位置上是不合适的,但总是下不了决心开口让人离开。“有时会纠结到自己不敢面对这个人,弄得自己特别痛苦。”汪静波说。

  直到2014年,诺亚财富旗下一支房地产基金卷入到一场金融诈骗之中。她觉得自己要为用人不当负上责任,“是我不够果断,我必须为自己的责任买单。”这之后,她只要觉得某个人选存在问题时,就会做出调整和改变。

  对于汪静波来说,突破那个主观的自我以及建立起以客户选择为标准的机制使得自己不必再纠结于用人问题。现在她最担心、也在致力解决的问题是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汪静波认为,员工宝的团队所熟知的是互联网的生态系统,但他们对金融的理解还需要提升。

  在最开始进行产品设计时,员工宝的团队试图跟随当下流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行情:收益越高越好、赎回期限越短越好。但汪静波告诉他们,不要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汪静波认为,抛开风险去谈用户体验,譬如向用户承诺收益率和快速赎回机制,只能让公司不得不去搞资金池,盲目追求短期收益而使得公司与团队陷入到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虽然很多人都在讨论大数据,但其实中国信用体系总体来说并不健全,所以她要求公司所做的P2P类产品全部是基于金融产品抵押,而不是信用担保。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新常态,互联网金融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汪静波认为,“我们必须给客户以风险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去揭示和控制风险。”

  现在她还去做一些企业之外的事情,她正在推动成立一个理财行业协会,她认为企业有责任去推动行业的变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久之前,汪静波还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和她们拥有同样价值观的女性去为自身以外的世界出一份力。

  但她不喜欢女权主义这个词,甚至有一点反感。“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爱自己,包括自己的性别。女人与男人不过是在生活上的分工不同,他们互为平衡。”而强调女权主义,她觉得其实是打破了这种平衡。

  在工作中,她也不介意有人会带着性别偏见来看待她。“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有些狭隘,我不必看重或被这一类人的态度所影响。”当这些人见识到她的能力后,若发出“哇,原来你是女性”这样的感叹时,汪静波觉得这种惊讶对她来说没有任何的伤害,反而是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遇到挫折时可以有更多的释放方式,比如大哭,适当展示自己软弱的那一面而求助他人……

  “我也曾思考自己是否有一天会退休的问题。”不过一个星期以前,她看到一段对澳大利亚一位91岁高龄女性的访问。对于什么时候退休这个问题,这位女士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工作过。”

  “这个回答完全打动了我。”她希望自己某一日也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喜欢工作,我就在这里,我享受一切。”汪微笑,“假设我可以做到这几点,我也可以做到91岁。”

新浪首页|bet365手机网址多少|新浪闽南|城事|视频|美食|旅游|汽车|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