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与国际接轨

  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的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里,葵花油仓储物流车间内,一箱箱葵花籽油正顺着传送带传输,随后,全自动机械手有序地把箱子放在运输车上。

  佳格是厦门自贸片区内首个得益于“负面清单”才落户的外资项目,投资1.5亿美元,突破了以往食用油脂加工必须要中方控股的限制。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正在开荒破土的工地,而如今在这里生产的葵花籽油,已覆盖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大半个中国。从2017年5月正式投产至今,佳格已生产各类食用油180万箱。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厦门自贸片区坚持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加强改革统筹谋划,加强改革攻坚突破,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推进以便利化为核心的投资贸易监管制度改革,着力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新体制。

  据介绍,厦门自贸片区2017年新设定的78项试验任务已基本完成,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被商务部评定为自贸试验区新一批4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挂牌以来累计推出创新举措298项,其中全国首创49项,复制推广全市222项。

  其中,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一网流转、一表申报、一趟取照”;进一步探索通过取消、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加强准入管理等多种方式,深化厦门自贸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和市场准入领域两大审批制度改革,并有部分经验在全市推广;建设知识产权友好自贸区,率先全国自贸试验区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国厦门(厨卫)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方面,2017年12月15日,公安部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5项出入境新政策落地实施,在此前10项出入境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和简化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家属来闽来厦创业的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审批。试点职称制度改革,开通厦门自贸片区航空维修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已有222人通过评审。同时,片区实施柔性引才引智,出台系列人才政策,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行业信用监管、第三方信用评级、信用承诺制度等举措。自贸试验区信息信用平台上线运行,平台收录64个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记录,累计访问量72.3万人次,企业信用信息查询86万人次。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立的信用查询窗口,是全国第二个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人行征信系统可以并行查询的地区。

  改革如暖风,激活一池春水。2017年,片区内新增企业1.2万家、注册资本1507亿元,累计新增企业3.3万多家,注册资本近5300亿元。

  通关更快口岸迈入“e时代”

  2017年9月,厦门自贸片区的首个重点平台――厦门国际酒类交易平台开业,成为厦门进口酒产业发展的又一载体。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口岸进口酒总量3.12亿升,比增61.35%,货值4.68亿美元,比增56.2%,进口酒金额占全国9.74%,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酒口岸,啤酒进口稳居全国首位。

  厦门口岸进口酒集散地地位的快速跃升,离不开贸易便利化的提速。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开便民服务的“窗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助力口岸业务步入“e时代”。

  利用这个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再手工录入报关数据,原来多口岸多部门申报受理模式变为“一点接入、一次申报、一次办结”的“单一窗口”模式,可直接办理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近百项口岸核心业务,并率先全国实现自然人手机App自主报关。

  如今,平台用户数近6000家,平台报关比例99%,报检比例100%,居全国首位。2017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年单证处理量5676万票、日单证处理量达16万票。

  改革红利正在口岸上蔓延。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率先实施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三互”通关模式,推行关检“一站式”查验,建设片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推行关检“一站式”查验和海关查验信息交互全程电子化,实施物流分类联网监管;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减免申报环节报关报检经营性服务收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6000多万元。